披荆斩棘 青山踏遍
八一二地质队何洪潮同志先进事迹
何洪潮,男,中共党员,1983年10月出生,2006年6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至今一直就职于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二地质队,主要从事野外地质找矿和综合研究工作,2012年2月入职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二地质队,任地质工程师;2017年12月任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高级工程师;2019年1月至今任地勘分院副院长。
坚定理想信念,做志存高远追梦人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该同志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党的章程和誓言,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做到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将所学所思所悟转化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养成了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下地质行业正面临体制改革和转型发展,他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挺膺担当,把单位的兴衰荣辱和自己紧密联系在一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秉承务实担当,做精益求精地质人
多年来,何洪潮同志以主要成员参与了安徽省南陵县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普查~勘探、青阳高家塝钨矿普查、青阳县狮金山铜钼多金属矿普查、青阳县王家山-龙头山钨钼多金属矿普查、南陵县桂山铜金多金属矿普查等省级重点基金项目,并参与编制提交了“安徽省南陵县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普查~勘探地质报告”、《安徽省青阳高家塝钨矿普查地质报告》《安徽省青阳县狮金山铜钼多金属矿普查地质报告》《安徽省青阳县王家山-龙头山钨钼多金属矿普查地质报告》《安徽省南陵县桂山铜金多金属矿普查报告》。
近年来,在省级基金项目萎缩的情况下,该同志积极投身分院转型发展中,全力开拓市场,先后在2017-2019年主持完成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地质成果集成”安徽省公益性地质项目,并提交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地质成果集成课题报告》。
2021-2022年,他作为项目人主持完成了安徽省自然资源厅重点公益项目“安徽省查明矿产资源调查(铜陵段)”调查工作,该项目历时两年,共收集各类资料806份,完成全市175个矿区的外业调查,提交调查报告209份,附表209份,附图434张,并最终提交全市汇总报告《安徽省铜陵市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报告》。该项目经省厅专家评审验收,取得“良好”成绩,项目的顺利完成,为省储量统计管理部门建立定期更新储量数据库的管理机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18-2020年该同志主持完成了枞阳县石庄地区铜矿详查、铜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的金华石片厂环境治理工程越界开采资源核实等社会地质项目,并提交了《安徽省枞阳县石庄地区铜矿详查地质报告》《安徽省铜陵市金华石片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越界开采矿产资源核实报告》。期间他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长江中下游南陵-宣城矿集区三维综合探测与深部成矿预测”配套项目“安徽省南陵—繁昌地区铜金铅锌多金属矿调查评价”、安徽省枞阳县2019年地质灾害隐患全面深入排查项目等。
同时,积极参与公益科研课题申报和省地勘基金立项工作,目前已提交相关课题3份,编制完成2023年度基金项目立项申报书1份。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得2010年度全国十大找矿成果奖、个人先后荣获2015年度铜陵市首届十佳产业工人,2016年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等。
坚守初心使命,做勤勉奋进答卷人
何洪潮同志长期从事野外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综合研究,在大量繁重工作任务面前,他始终坚持“见困难就上,绝不退缩”的原则,坚持“爱岗敬业、兢兢业业”的理念,真正将敬业品格,精业态度铭刻于心,落于脚下,做到干劲不减、力度不降,积极乐观主动,把工作当事业、把岗位当舞台,以担当之责干好本职工作,在工作生活中坚持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强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在本职岗位工作上工作成效明显,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获得较高评价。作为支部书记的他,在繁忙的工作中,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水平,组织支部党员开展日常理论学习,率先垂范做表率,较好完成支部的党建工作。
何洪潮同志怀着勇攀高峰的坚定志向和坚韧品格,将初心使命融入于栉风沐雨的日常工作,践行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昼夜不息,风雨无阻,坚守岗位,扎根野外,在平淡中见奇,在寻常中出彩,在时代舞台上展现出新一代地质人的责任担当和青春风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